多语种党政文献简写本及专家解读文库

“中国可以说不”,印度也在模仿这个外交语言

2023-11-22 |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

“中国可以说不”,印度也在模仿这个外交语言

(本文为印度新德里金砖国家研究所所长高兴在“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研讨会”发表的演讲)

我之所以能够有机会用中文讲话,是因为我在北京上过学,我是中国大学培养出来的,我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。

我刚来中国时的心态和现在很不一样。20多年前,我很想学中文,因为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。我在印度已经学会英文,如果再掌握中文,我就可以很好地和世界各种文明交流。

中华文明与印度文明有很多共享的文化基因,也都受到佛教、孔教、儒教的影响。正因如此,每当我看到中国领导人的演讲和倡议,都会有强烈认同感。

我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,我清楚中国是怎么样的,也知道印度现在对中国的描述很不客观。来到北京以后,我也看到北京发生的很多变化,真的非常不可思议。很多海外媒体都没有如实报道中国的情况,没有以客观的心态看待中国的发展——不管是中国的民主,还是中国的经济和文化。

再讲一点我自己的经历。我在中国留学时会兼职教英文,那几年正好中国在准备奥运会,一时之间周围所有的学生英文说得比我还好。

然后我就思考,我能在中印之间做些什么。后来,我觉得我可以从事IT领域的工作,毕竟中国人都夸印度的IT非常厉害。当时,中国的政府领导去印度拜访时都会直接飞到班加罗尔,和当地的IT人员交流。

我觉得我们两国应该促进这方面的合作。如果中印能在IT领域有所合作,我们在这方面就不必再依赖西方。或许在之前,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离不开与西方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合作。但现在,中共二十大以后,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学者都表示,中国不再和过去一样了,不再需要依靠西方的科技,中国做到了自力更生。

但回头看看,印度现在处在什么阶段?为什么外界总是会用妒忌、羡慕、仇恨来看待中印关系?中国政治学者张维为先生在2008年去过印度,在《中国震撼》一书里,他所写的印度是事实。

但2008年以后,印度也觉醒了,意识到了不改革是不行的。所以,印度领导人开始全盘模仿中国——中国设置了发改委,印度也马上成立了发改委;中国各个省的招商局策划招商政策和路演,印度也马上效仿。

以前,印度会把官员派到哈佛大学培养,现在则是派到中国学习。回到印度的这几年,我觉得我可以介绍中国的经验和发展模式给他们,中国的模式是可以被一些国家学习的,包括印度,因为我们同样是人口大国。

印度现在的情况是怎样呢?各位,印度现在不仅模仿中国的经济制度,同时也学习中国的政治制度。

我有不少案例可以证明,中国和印度的发展模式是非常相似的。中国过去有一句话——“中国可以说不”(China can say no),现在印度也模仿这个外交语言——印度可以说不。

实际上,印度的发展是离不开中国的,当然,也离不开美国和西方国家。

我不知道怎么总结中国的发展模式,所以我是以学习的态度来和大家进行交流的。我不一定能代表印度的声音,但就在疫情开放的时候,入境中国最多的是印度人,上万名印度留学生回到中国上课。

在经济上,不管是印度政府还是企业,甚至是印度年轻人,大家都觉得,未来是属于中国的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
但当前冷漠的国际环境和地缘政治的确带给我们很多不确定性,印度有约10万名学生在德里学中文,在过去这三年,他们告诉我,没有中国人来印度,他们没有收入,没有任何的工作机会,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过去,在新德里有超过一万名中国人,他们在当地和印度人合作。现在,印度的发展状况相当于20年前的中国,20年前的中国所经历的变革在印度也正在发生。

回到今天的主题。在英语霸权的世界里,中国的政治术语翻译得很不准确,因此外国人不能很好的理解,比如中国政协,翻译成英文很长,很多留学生可能根本说不出来政协的全名是什么。再比如“太和”、“中国崛起”这些词汇,其实并不是中国最近才提出来的,而是中国几千年文化里一直存在的。

在不了解状况的外国人眼里,中国的崛起对周边国家来说可能有“威胁感”,但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。

中国的民主制度和印度的民主制度恰恰相反,印度的民主相当“热闹”——在开会时会扔东西、扔麦克风,而中国的民主是和平的,会倾听大家的意见,互相学习。所以,今天的沟通在后疫情时代特别重要,我们也希望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,我们也想走进人大、两会,我们也想看看,中国的民主到底是怎样的。

世界和平离不开中印和平,中印必须要解决矛盾。我希望各位老师、学者能够为中印关系再启航提供更好地建议,谢谢!